腾讯、京东六年老油条:帮你突破职业瓶颈的十条建议

  • A+

chatGPT账号

这篇文章来自于前一阵子给团队新人进行的一个专项分享,目的是为了让团队新人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能够快速成长。

分享内容经过整理在个人公众号发出后有幸获得了很多业内朋友的支持,收到大量行业新人老人的反馈觉得对各个阶段工作瓶颈期突破的帮助很大,举些例子:

腾讯、京东六年老油条:帮你突破职业瓶颈的十条建议

 

腾讯、京东六年老油条:帮你突破职业瓶颈的十条建议

腾讯、京东六年老油条:帮你突破职业瓶颈的十条建议

 

 

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结识更多愿意在快餐式的互联网行业中动脑子思考的同行。

在以前团队小很小的时候,每有一个新同学的加入,都会花很多心思来沟通引导。

慢慢人和事情多了起来,时间和精力都不再足够照顾到每一个人。(很愧疚)

其实有幸和你们每一个人成为同事,一起成长(变老),一起经历互联网精彩纷呈的中下半场。

一个互联网职业生涯混到大概半吊子的人觉得这两年最有价值的收获是这开始有人愿意听自己的分享和故事。

在此思考,整理,删减,调整,送给你们十个半吊子的六年职业生涯建议。

当作会议纪要,自我记录或者个人反思分享出来。

这十个建议的来源应该以前两天做的一门集团项目管理课程的标题开场:

“每一次掉进一个坑,我都会给自己一嘴巴,然后记录下这个反思“

1. 永远要和别人拉开差距

如果要问有没有一句真言可以让你持续保持进步,那么就是“永远要和别人拉开差距”

任何职业人在任何阶段都会身处一个竞争平台之上,平台上有很多很多竞争者。有人不断在往更高的平台走,有人逐步归于平凡,有人在进步的欲望和懒惰的诱惑下痛苦纠结。

如果想要不断变好,先请你成为现在平台上的最优秀。

所以,永远不断的问自己是否和同平台的人拉开了差距。

从小处着手,形成习惯,不断激励自己付诸正确的努力.

如果你是一个新人,面对的竞争者就是同样出入职场/入行的其他人。

新人要写工作日报,要执行工作,要拍老板马屁。

你的工作日报能不能不要和其他人一样的流水账,只是记录日常工作。邮件标题是不是可以简单的加一个【请XX指导】;邮件的排版是不是可以比其他人更好看一些;邮件内容是不是可以工作之外加入更多个人思考或者是问题;邮件是不是可以有系列感,每周一个学习主题持续迭代。

执行工作能不能不要和其他人一样只是完成老板的授命,是不是可以每次都多做一点点,一点点就好,超出老板预期的一点点;老板让我做一个商品录入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录入过程中思考一下如何可以提升商品录入的效率,完事整理一段简单的话发给老板。

这里不是说格式和形式有多重要,更多强调的是从小处着手考虑不断和别人拉开差距。

在所有的方面做到和别人拉开差距,对任何阶段的人都成立。

永远不断的问自己是否和同平台的人拉开了差距。

从小处着手,【形成习惯】,不断激励自己付诸正确的努力。

请举一反三。

2. 尽快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价值

新人成长到骨干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要取得团队/项目内部的话语权,话语权是你能够承担更多,决策更多,把控更多的最基本条件。而能够最快速帮助你取得话语权的办法就是尽快找到自己在团队/项目内部的不可替代价值。

而寻找自己的不可替代价值我认为不应该给自己太多时间,没有必要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自然沉淀出经验才是不可替代或者话语权。

最好,一周内完成这个事情。

这个行业很快,大家很忙。有太多值得精细化研究的事情没有人有意照顾,更别说范围缩小到一个具体的团队之中。

找一个具体的领域,小处着手都可以,花一周时间详细的研究,花额外的时间学习,成为团队内唯一的专家。你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不可替代价值。

如果你身处一个业务团队,数据对于业务重要程度不用多说,但是一定没有多少人有时间真的细心完整研究过平台各种数据口径,统计逻辑。花一周时间,找数据团队的同学聊天,自己研究,看书,把数据口径研究透彻,你就成为了团队内部的数据专家。很快团队内所有的人无论新老,遇到数据问题你都是第一个想起来咨询的人。

这就是话语权。

朋友,希望你们每个人真的抽一周时间出来,取得自己的第一个团队不可替代价值。

请举一反三

3. 关注自己的影响圈

职场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太多文章书籍提到这个概念,有很多变种叫法。简单来说这个理念区分了职场里面的两种人:winner和loser。对应着两个圈:影响圈,关注圈。

影响圈是自己可控的事物形成的集合:你应对一件事情的态度,你可控的资源,你可以影响的人。

关注圈是自己不可控事物形成的集合:你的领导好坏,你的业务好坏,你无法影响的人和事情。

Winner聚焦影响圈,loser聚焦关注圈。

Winner说虽然我老板对我很严厉,不给我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他要求我做事情更加规矩能够帮助我培养很多好的方法论和习惯。

Loser说妈个鸡我老板一点支持都不给,就每天要求我做这做那,其他组的领导对下属就很放任,好羡慕他们。

Winner说我负责的项目不受重视,没有资源支持,所以我只有自己想办法去影响合作伙伴或者不断曝光自己的价值去自我争取更多资源支持,我能够啃下这个项目以后还有什么是我克服不了的。况且老板对这个项目预期本来就不高,做失败了符合预期,万一做成功了就是极大的超出预期。

Loser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初入职场就进入一个边缘项目,没有资源支持,没有人关注,什么都推不动,算球了随便搞搞就好期待下一个项目能运气好点。

不是要你们一定要阳光积极小太阳,你可以是一个丧B,但是内心自己要清楚,什么是对的态度。

任何人都身处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客观是有运气好坏之分,条件也有差异。但是你相对你自己在你无法影响的因素之下并没有其他选择,所以,永远保持积极的视角,关注自己手上可控可影响的条件,在既定因素下让自己更好即可,这是最好的方式。

聚焦影响圈的人会不断提升,扩大自己的影响能力,最终对自己的环境更可控。

聚焦关注圈的人,会永远停滞在现有状态,因为他们的脑子在‘我运气不好‘这一步就停止了思考,影响圈会越来越小

仔细观察,你的身边一定有很多这两种人。

观察反思自省。

请举一反三。

4. 在快餐化的互联网行业内,做一个动脑子的人

代表行业所有前辈对你们说声抱歉,互联网这个行业实在发展太快,所以我们也只有不断的快跑快跑,把这个行业搞成了一个太过于快餐的行业,真的没有太多时间沉下来去把你们该知道的东西写成知识和教材,真的没有太多时间来一点一点教给你们一件事情的背景,思考和方法论。

是的,我们大多时候只能给你安排工作,告诉你这个卖场要怎么搭建,先摆一个品牌模块,再摆一个热销单品模块,按钮上写一个大大的刺激的立即抢购。

然后你们就开始日复一日的搭卖场。

有些人就这么搭了三年五年。

可怕的事情在于,教你们搭卖场的人也是从他“导师”那里学来的怎么搭建一个卖场。

不信的话你问问你的导师,为什么按钮一定是叫做立即抢购。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办法回答。

猜测也许是上古世纪某个互联网元老在做出第一个卖场的时候面对着空旷的按钮,一拍屁股说要不放个立即抢购吧总之看着挺刺激的。

当然有很多动脑子的后辈做了大量专业的验证和测试,到底怎么样的按钮文案点击率才是最有效的,然后几年又过去了,当年的测试报告早已被遗忘,首先你的导师肯定已经不知道了,大家还是在按钮上不断的写立即抢购。

有没有想过立即抢购在某些场景下看着真的挺有压力的让我感觉一旦点击没有退路,查看详情会不会更让我愿意进去决策一下。

就整体来看,在快速发展的行业按照基本正确方法论快速培养执行员工来执行工作在目前来看是没有错也是唯一的办法。

但是作为行业其中的个体,不希望你们只是成为默默随大流的普通员工之一。

所以,从今天开始,大胆地动脑子和质疑然后在你可控的范围内做一些真正的验证吧。

不需要抱怨你的老板只让你年复一年做卖场,你愿意动脑子有太多可以颠覆的非凡的工作可以去做。

请举一反三。

5. 学会自我进化

还是快餐行业的锅,说好听点这个行业里都是强调on job training,说难听点真没人有空管你。

永远别把职场当作学校,这里你就是领份工资然后干值得这份工资的工作,天经地义。

如果想要成长,让自己更值钱。

请一定学会自我进化。

太多人行尸走肉一般只是在干一份工作,当然追求生活工作平衡只想糊口的想法无可厚非。

但是想一想你能够通过聪明不需要特别拼命的方式就可以让自己不断的上台阶,让自己的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至少对于我这样日常娱乐玩耍装逼开销压力过大的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创业也许爆炸更快,但是今天这个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半吊子先和你聊我自己的方式。

自我进化意味着。

结合着工作中不断的动脑子要开始把被动的由时间堆积带来的缓慢的身价增长,变为主动的快速的更有效投入产出更高的爆发式的身价增长。

不要单点的学习,零散的学习,被动的学习。

要搭建自我进化循环上升系统。

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管理,产品经理,营销策划,项目管理?)

罗列职业方向必备的能力(数据分析?项目管理?沟通表达?)

有目标地学习(工作里的思考沉淀,和人聊天,阅读)

形成知识体系

练习机制保证自己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形成能力模型

修正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能力模型框架

抽一个周末坐下来,下载一个one note,把以上内容好好地整理下来,每个月做一次修正,进化吧!

请举一反三。

6. 练习比学习更重要

顺着上一条继续,看过太多人在努力的工作的同时也在学习阅读,但是进度真的很慢很慢,慢到觉得他们真的很可怜。

有意识开始学习的人不少,努力的人也不少,但是说实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在偷懒式的努力。

投入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很轻松,难的是过程中不断动脑子想真正有效的办法。

这里帮你们动一个脑子:你看了这么多的书,听了这么多的大道理全都记不住怎么办?

练习。

知识体系和能力模型之间的一座桥就是练习。

知识真的不求多,更重要也让自己更值钱的是能力模型。

一个最有效的练习方法:写日记/周记/月记(根据个人懒惰程度决定)

你可以懒,可以坚持不了任何事情,三分钟热度。

但是唯一的唯一,请你一定一定坚持定期的反思。

把学到的知识点,想培养的习惯,记录下来。

每一次反思,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运用这个知识或者形成这个习惯,如果有,给自己点赞。没有,提醒自己下一个周期有意识地在工作生活中去运用。

这个就是最有效促使自己去练习的过程。

我是一个绝对的懒B和三分钟热度,看看我家里落灰三年的吉他,录音麦,滑板就知道。

但是实测坚持反思真的不难,而且极其有效。

请举一反三。

7. 别骗自己

常年驻扎在我自己的反思清单第一位的点——人太容易自我欺骗。

不只你一个人是这样,各种心理学成功学也从不同角度对此有过解读。

人天生就是愿意保持前后的一致性,你之前提过什么猜想,得出过什么结论,再之后你总是会倾向于去延续这个结论甚至欺骗自己。

最明显的现象,你做一个项目,设定了目标,做出了一定的效果,得出了一些表面的结论。极大可能发生的情况你会停留在‘这个项目成功了‘以及’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的结论处。

而不会去思考这次的策略真的有效吗,哪些是真正有效的,哪些错误被正确的结论掩盖,这一次是不是有特殊的客观情况导致了表面的现象,下一次是不是还能成功,换到另外一个环境下是不是还会成功。更糟糕的是太多的人在组织项目分析报告的时候为了能得出前后一致的结论在凑数据,掩盖错误,自我催眠。

当然,商业环境下有些时候是需要对项目结论有一定的美化和包装,目的是为了对行业或者细分领域进行更多的撬动。

但是,你可以欺骗领导,欺骗合作伙伴,欺骗行业。

真的不要欺骗自己,更不要变成一个习惯。

首先记得刚才说过的,保持动脑子,客观理性的动脑子,你才能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你才真正的值钱。

然后正因为绝大部分的人在自我催眠,这个时候客观的做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反倒是和其他人拉开差距的一个最好的机会。

请举一反三。

8. 永远有一个准时下班的目标

只有对自己能力和业务没有信心的人,希望通过夸张的加班来博得关注和认可。

在你们还没有大量的会议、合作、填坑事项来临的时候,作为一个执行岗位的同学,相信再多事情你都可以六点钟下班。

首先这里不是鼓励大家为了不要加班而早下班(尤其是我团队的同学),请用这个梦想不断驱动自己去学习和练习效率相关的能力。

用更多事情去做一件事情,加更多班,把自己搞得更惨,我觉得一点都不酷。

高效、极致、简单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超出预期拉开差距才是真的酷。

首先。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希望你们认可,每做一件事之前一定思考做这件事情最高效的办法是什么。能够到合作伙伴座位上用5分钟聊清楚并达成共识的事情,一定不要在聊天工具里来回纠结或者拉一个正式但无效的会议;能够用一个邮件提前和合作方约定好的项目关键信息,就一定不要事前模糊,事后反复修改调整。

有意识的学习一些工作效率相关的知识并练习,能够帮助你很多很多。

在此推荐一个事项处理方法: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的概念太初级,推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旦有空闲时间就处理第二类事项(重要但不紧急事项),比如很久以后才需要提交的一个报告,下一期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才需要输出的复盘报告(你总是可以先开始做一些格式的)。

提前处理第二类事项,形成习惯,会让你的第一类事项(重要又不紧急)极大减少,你对时间的分配和把控也就会有更多游刃有余的空间。

这个理论是自己亲测下来最有效果和帮助最大的。

其他的自己去学习吧。

请举一反三。

9. 保持自己的个性

说两条虚的,希望这些碎言碎语不仅在短期和中期起到作用,更多能够在未来也能够帮助你们比别人更优秀一些。

互联网行业走入了中下半场,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中下半场和未来是一个创造力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BAT几个巨头成长的故事和最近的新巨头们(抖音,拼多多,甚至是新世相)是完全不一样的。抄袭,烧钱,拼背景并不是后续能够做成事情最重要的条件,但是创造力永远都是。

互联网是一个给人提供便利,带来美好体验的行业。

美好的体验来自生活中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任何让你产生美好体验的经历都有可能转移到互联网上成为新的业务形态。

所以,一定永远保持自己的个性,保持自己的爱好,保持你们的年轻,激情,活力四射。

喜欢蹦迪,就用力的蹦迪。因为蹦迪是美好的体验,蹦迪的潮男潮女是互联网舆论主要人群的重要力量,你的美好经历,和他们的愉快的社交经历,是你在这个行业创造出更美好更愉快事物的重要来源。

喜欢旅游,就放肆的四处晃荡。因为旅游是美好的体验,旅游让你见识不一样的世界,认识不一样的人,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个性变成泯然众生,千万不要以为年纪到了就该变成普通人,千万不要删掉公众号里面的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千万不要每天加班却忘了抬头看看那个有趣的自己。

这样你才能够去创造,去思考。

未来行业才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请举一反三。

10. 把自己放在行业里,而不是团队里

你是这个公司、这个部门、这个团队的一员,但更重要的是,你是这个行业的一员,你是一个互联网人。

你们是幸运的,能身处这个精彩纷呈的行业。

当个优秀的齿轮或者螺钉没有错,但是一定不要只埋头苦干,多抬头看看行业,看看精彩的行业在发生什么,大家在讨论什么。试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

每天至少看三篇行业新闻,和一个行业前辈聊天,日积月累,你会发现你看事情的高度已经远远甩开其他只埋头苦干的人。至少喝多以后,你能吹的牛逼会更多一些。

希望以后行业新闻里面都有你们的名字。

请举一反三。

总之,希望你们比别人更优秀一点。

以上,

也致敬

自己奋斗又懒惰的六年。

本文由 路远 首发于【路远网http://www.luyuan.io)】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违者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电报
  • 这是我的电报扫一扫
  • weinxin
chatGPT账号
路远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